一個集郵者往往並不以收集舊郵票為滿足,對於郵局所發行的新郵票,皆會按時前往購買。以我國來說,郵政公司每年大約發行20套郵票,這些新郵發行的預告(圖2),都會事先在各地郵局公佈,可以隨時注意,屆時前往購買,另外在報紙上也常常會有相關的報導。
伴隨著新郵票的發行,郵局附帶發售各種集郵品,包括彩色信封、護票卡、貼票卡和活頁集郵卡等,搭配新郵相得益彰。此外,郵局發售已經貼上郵票並銷蓋發行首日郵戳的產品│預銷首日戳低值封和套票封,對於許多因為上學上班而沒有辦法前往購買新郵的集郵者,提供一個不用排隊等候銷戳也能獲得首日封的機會,比起以前動輒排隊7、8個小時才能銷戳,可真是方便許多。
除了在郵票發行當日親自到郵局排隊購買外,也可以利用郵政劃撥的方式,預先劃撥一筆錢給郵局,詳細寫明購買的郵票套數、首日封、護票卡、貼票卡等,郵局會按時將新發行的郵票以掛號方式寄到家裡,省掉排隊的麻煩,也可以避免忘記新郵發行所帶來的困擾。
在台北、台中、高雄、基隆、桃園、新竹、嘉義、台南等集郵服務中心,郵政博物館及「中華郵政集郵電子商城」網站〈https://stamp.post.gov.tw/〉,往往還發售近2、3年來一些地方郵局已經不再發售的新郵票,提供集郵人買到過去遺漏的新郵票。這些新郵票在郵票目錄上的價格或許已經調高好幾成,但是你還是可以在這幾個地點買到以面值計算價格的郵票。
除了在郵局購買新發行的郵票外,向郵商購買郵票也是收集郵票的一個重要來源。向郵商購買的郵票應該以在郵局買不到的郵票為主,特別是一些外國郵票、郵局過去所發行但已經不再發售的郵票等,向郵商購買郵票價格一定比向郵局購買貴一點,所以要注意貨比3家不吃虧,同樣一套郵票,在不同的郵商處會有不同的價格。經常逛郵票店,除了可以買到自已要的郵票外,也能隨時獲得郵票的最新消息,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除了直接向郵票店購買郵票,另外還有透過郵票拍賣會來取得郵票。不過這些拍賣的郵票通常都是較為稀罕的郵票,例如「華郵之寶」紅印花當壹圓郵票,價格自然都不便宜,許多郵票的價值甚至和一棟房子的價錢相當,一般人不一定有能力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