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建於明永曆年間,以菻荼(林投)砌築而成,井口內直徑為1.85m,井高4.2m,又稱「菻荼井」。台灣所稱的烏鬼,依《重修臺灣縣志》及《臺南古蹟志》記載,烏鬼其實就是黑奴,所以"烏鬼井"指的應該是黑人所開鑿的井或使用的井。荷蘭人稱為「烏鬼井」,是為有別於供荷人取用的「紅毛井」。
據歷史記載, 當時烏鬼井「水源豐盛,雖旱不竭,又因鄰近府城南北通衢的大銃街,往來船隻與附近居民汲取飲用」。乾隆時期將井壁改為磚砌,日據時期,烏鬼井被填塞湮滅,直到民國44年, 經由台南市文獻委員會勘考挖掘,並加以修復,才重現清澈,供居民取汲食用、做豆腐,後因為自來水的普及,才不再取用烏鬼井水。現外觀以石板蓋住井口,並立碑"烏鬼井"。
三、附近旅遊景點及郵局:
(1) 公園路321巷藝術聚落
(2) 大天后宮
(3) 大觀音亭
(4) 赤崁樓
(5) 祀典武廟
(1) 臺南西華郵局(臺南市北區公園路176-1號)
(2) 臺南成功路郵局(臺南市北區成功路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