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公益網

字型大小 字型小 字型中 字型大

公益網 公益網首頁

【愛希望設立宗旨】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全國性社會公益團體。

以「提供弱勢家庭兒童少年適切服務與扶助,守護兒童少年可以安心上學,快樂成長,讓孩子們可以看見未來」為宗旨。

【愛希望協會成立的理念】

台灣的社福政策本有許多不足,社福補助因管理及審核便利,讓許多真正需要被照顧的弱勢族群,被排斥在公部門的社福照顧網之外。因為感受到這種「漏網之魚」的遺憾,愛希望團隊的理監事們從贊助者、愛心個體戶、揪團行善,到最後於105年1月3日正式立案為全國性的公益團體,整合自己、親友以及各界善心的愛心資源,媒合愛心提供者與愛心受益人,以最有效以及最放心的運作,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獲得實際的助益,讓愛心發揮最大的效益。

【為何選擇路途遙遠的偏鄉服務】

愛希望團隊的服務工作以台灣弱勢兒童為核心,多年下來深入偏鄉看到許多實際的弱勢學童窘境,舉凡…家中沒有書桌可以寫功課,沒有床墊只有木板鋪棉被就寢,放學時小手中拎著學校營養午餐剩餘的餐食回家分享給更小的弟妹….! 更發現偏鄉課輔班(書屋)空間是部落義工媽媽家外面的小小走廊,下雨天就搭起遮雨帆布繼續讓孩童寫功課。或是沒有屬於課輔班的空間,借用部落多功能活動中心的場地,桌椅要搬來搬去,遇到活動中心有其他活動使用時,就必須停課!!或是…課輔班的學童晚餐是前一天附近麵包店的10元麵包,或是鹹稀飯配罐頭…等。

【永續的服務行動】

種種的情形讓我們更堅定致力於偏鄉學童教育及貧弱家庭兒童之關懷服務,如今我們的愛心足跡已走訪全台各縣市之偏鄉社區、深山部落等。已累積服務全台逾90個偏鄉課後照顧班,以及個案扶助家庭,逾1800名偏鄉貧弱的孩子受到我們的定期關懷服務與就學扶助。

【如何幫助偏鄉貧弱孩子們】

孩子是國家社會未來的棟樑,為了讓偏鄉弱勢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可以重新翻轉自己的人生,本會為協助弱勢孩童擁有更優質的學習環境與身心發展,提供「偏鄉課後陪伴照顧餐食扶助、貧童多元才藝發展、教育資源輔助提升、個案學童家庭關懷扶助、小小廚神培育計劃、尋Bii圓夢吉他培育計畫…等」為全年度首要工作重點,特訂定2023『愛希望。偏鄉貧童關懷服務專案』。

 

【未來的希望】

期許幫助孩子們度過艱辛童年,遠離飢餓,安心上學,讓孩子們也能有公平受教育和學習的機會,不因弱勢標籤而放棄學習及夢想,在「愛 & 希望」中健康成長。

專案服務內容

方案1-偏鄉弱勢兒童課輔班營養餐費 及 設備需求扶助計畫

方案名稱

目的

預估年度

受助學童人次

扶助兒童營養餐費

愛希望盼望在課輔時段中能讓孩子們吃到熱騰騰的晚餐,補給成長中的營養。重點以提供營養餐費補助及提供各項食品物資使課輔班能烹煮晚餐,使弱勢學童能飽餐、安心寫功課、專心求學。

逾6000人次

扶助設備需求經費

愛希望以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為要,協助課輔班在設備需求上給予經費或媒合資源以改善現有設備不足或損壞窘況。

逾300人次

方案2-弱勢兒童多元才藝培育發展計畫

源起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小小的夢想,卻因為偏鄉環境上的差異與家庭經濟弱勢背景而被迫放棄。對他們來說三餐都有可能吃不飽了,才藝學習更是遥不可及的夢想…。

目的

本會冀望藉由音樂才藝教學,不僅僅能給予孩子們多樣化的適性發展、潛能發揮,更能提升孩子們的自信心,達到發展正向人格與積極的人生觀。並將在學習期段落後,舉辦成果發表會,讓孩子們有展現學習成果的舞台,並透過專業老師指導舞台的表演訓練,讓孩子學習團隊合作的機會並圓夢實現站在舞台上的一天。

班別

培育課輔班名稱

學童概況

才藝學習項目

指導老師

受助

學童

人數

1

屏東東港

揚愛課輔班

家暴、棄養、貧窮、單親、隔代、中輟、吸毒、偷竊、自殺…等問題

團體烏克麗麗

+

團體舞蹈

K-POP舞蹈

陳雅雯 老師

+

洪鈺詒 老師

陳德仰 老師

30人

2

花蓮秀林

讓愛飛揚課輔班

部落資源不足造成學習落後,隔代教養,缺乏學習刺激

太魯閣族

傳統舞蹈

古光民 老師周莉晴 老師

30人

3

台東鸞山

530文化課輔教室

隔代教養家庭、學童缺乏安全陪伴、貧窮、

單親…等

布農族

母語歌謠

胡秋琴 老師

20人

4

彰化愛加倍

員林課輔班

永靖課輔班

原住民、經濟弱勢(中低.低收.清寒)、失業

、身心障礙者、單親家庭、新住民配偶家庭

團體舞蹈

太鼓

黃俊嘉 老師

劉淑宜 老師

21人

16人

方案3-偏鄉教育資源輔助提升計畫

源起

愛希望團隊發現許多偏鄉課輔班因教育資源及硬體設備上的不足,孩子們失去該有的學習權利,也因課輔師資經費問題及聘任不易(一般老師下鄉意願不高…),無法適當的提供給學童課業上的輔助。

目的

計劃透過數位學伴遠距教學計畫,以提升偏鄉教育環境及輔助當地師資及各項學習資源不足的缺憾。

協力計畫

①「部落學童遠距伴讀計畫」

②「數位學伴計畫」

協力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服務方式

「教」與「學」兩端,各自在臺灣科技大學 & 其他大學院所 / 部落課後照顧班電腦教室上網,透過網路以電腦、耳機麥克風,與網路視訊進行連線一對一教學。

預期效益

  1. 透過各種多媒體教學工具與數位教材教學的練習與實作,培養小學伴的資訊科技素養與能力,縮減城鄉數位落差問題。並透過網路輔導教學平台,讓大小學伴教育資源相連結,建立供需端夥伴關係以及社會關懷網絡。
  2. 規劃於111學年度課程結束後,於暑假期間(暫定7月)舉辦大小學伴相見歡營隊活動(預計2天1夜),讓偏鄉小學生前往台北與大學伴見面聯歡,並執行學習成果驗收。

參與計畫課輔班名稱

學童概況

協力計畫

受助學童

人數

屏東縣瑪家鄉

涼山部落課輔班

隔代教養、經濟貧困、學習落後

「數位學伴計畫」

10人

屏東縣獅子鄉

中心崙部落兒童課輔班

隔代教養、經濟貧困、

孩童好動學習不專注

「部落學童遠距伴讀計畫」

10人

屏東縣獅子鄉

內獅部落課輔班

家長務農、經濟貧困、

無法督促學童課業

「部落學童遠距伴讀計畫」

10人

花蓮縣秀林鄉

文蘭部落讓愛飛揚課輔班

隔代教養、家庭貧弱、學習資源不足

「部落學童遠距伴讀計畫」

10人

台東縣成功鎮

都歷課輔班

隔代教養、經濟貧困、學習資源不足

「部落學童遠距伴讀計畫」

10人

方案4-全國性偏鄉貧弱學童個案助學計畫

目的

透過本會持續的個案助學行動,幫助在貧困中努力打拼,不放棄學業的孩子們能順利就學。

服務方式

針對貧弱學童發放開學期間助學金(繳交學雜費/營養午餐費)及提供教育必須學用品等扶助資源。

針對學童家庭提供遭逢一時急難的救助,使其得以渡過難關,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的臨時救助措施,並將視困難情形提供合適的救助方案。

效益

使學童在教育所需上得到關心與改變,獲得完善照顧,並減輕弱勢家庭的負擔及生活壓力。讓孩子們也能有公平受教育和學習的機會,不因經濟弱勢放棄學習及夢想,透過教育擺脫貧窮世襲。(本計畫以不將扶助經費交給家長為原則辦理)

服務對象

全年度以扶助邊緣戶家庭之學童為主(需具清寒證明文件及確有具體需求事實者)

服務流程

書面審查->實地家訪->決議補助事項->執行助學計畫或急難救助。

實地執行弱勢學童個案家庭訪視,務必實際瞭解個案需求,並予以適當扶助。

邊緣戶定義

政府有訂定社會救助法,定義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並透過各項的生活扶助計劃及學童就學補助計畫。但有更多的弱勢家庭是落入所謂的「社福邊緣戶」,這些家庭可能因為某項資格條件不符,無法經正常程序接受政府的補助,他們不是定義中的中低收入戶,日子卻過得比中低收入戶還苦。

方案5-愛。惜食。小小廚神培育計劃

源起

本會長期致力於社會資源無法顧及到的偏鄉貧弱兒童關懷服務,從非營利課後輔導班餐費及資源扶助、多元才藝班設立、遠距教學課業輔導至小小兵學習課程等,期能為偏鄉弱勢兒童提供全方位的協助,讓偏鄉孩子們能在資源缺乏的成長環境中亦能得到城市兒童相近的學習環境與資源,不至於在起跑點就落後失去競爭能力。

 

多年努力下來,雖然在許多方面已有成效,但偏鄉隔代教養及學習環境缺乏競爭力的問題,卻一直都是偏鄉兒童面臨的最大問題,現實生活的條件往往會成為阻礙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最大絆腳石。有鑑於此,本會希望在協助這些兒童品德學業及課外興趣的培養外,能讓偏鄉兒童學習一項最實際、且直接快速能夠幫助到現階段的生活與往後步入社會後的生存技能,特訂定【愛。惜食。小小廚神培育計劃】。

目的

民以食為天,根據主計處調查資料「從事餐飲業人口自2017年起,以年增率4.7%以上持續增加」,餐飲創業門檻也較多數行業低,而且在學習此項技能同時,對於現階段生活的實質幫助遠大於其他才藝的學習,更期盼能在最短時間內使被照顧者轉為照顧者,自助且能助人。

   

此項培育計劃將聘請偏鄉社區及原民部落中在地之專業廚師為講師(業餘廚師為輔),在各地區講師的特色教學課程安排下,除可使孩童提昇生活自助功能及培養社會餐飲需求技能外,亦可將原住民飲食文化特色溶入各項餐飲文化中,對於原鄉部落的發展及人才培育均助益良多,期望未來【愛。惜食。小小廚神培育計劃】能給予偏鄉兒童更多更直接的選擇與幫助,讓偏鄉資源能自生循環及永續發展。

服務對象

全台偏鄉社區及原民部落裡非營利課後照顧班之貧弱家庭國小、國中學童。

本年度計畫以全台5處課輔班據點(預計雲林1處、屏東1處、台東2處、

花蓮1處)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育課程。

預估受助學童人數:逾100人

方案6-尋Bii圓夢吉他培育計畫

此計畫是透過2021年中廣「擁抱希望傳出愛」活動愛心大使Bii畢書盡,在得知偏鄉小朋友對學才藝的渴求後,大方的捐出自己珍藏已久的「黑色左手琴」一把,讓這把吉他帶領偏鄉兒童圓夢為出發起點,透過聘任專業吉他師資進而培育全台偏鄉課輔班中對吉他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學童,讓學習吉他更上一個境界!!

 

  • 樂齡達30餘年/救國團吉他教師/台中樂器行吉他教師
  • 吉他學員人數共計23名(持續增員中)

屏東中心崙(2名)/台東阿露伊(4名)

台東喜樂(3名)/台東台坂(3名)

台南七股(3名)/台南黃絲帶(1名)

雲林斗六(3名)/基隆馬槽(4名)

 

  •  
  1. 認識吉他,基礎樂理。
  2. 高階和弦練習。
  3. 右手Pick與分散和弦練習。
  4. 和弦變換與基礎6和弦練習。
  5. 基礎16和弦練習,節奏練習。
  6. 簡易歌曲和弦與旋律彈奏。
  7. 封閉和弦與轉調,移調夾使用。
  8. 進階獨奏整首練習。
  9. 簡易古典樂曲學習。
  10. 演出及比賽歌曲練習。